监狱帮罪犯妻子追回欠薪长湖监狱里的警官“律师”成了犯人的贴心人本报记者 蔡亮 通讯员 张恺
周平(化名)是长湖监狱的一名江西籍服刑人员。周平的妻子在外打工,难免会遇到工资被拖欠、克扣的情况。换作以前,夫妻俩都感到无可奈何。但现在,周平不再担心妻子会吃亏了,因为监狱会通过法律援助替他们讨回公道。 去年3月,周平收到妻子的来信,信中说,她在嘉兴一家小饭店打工,辛辛苦苦干了两个多月,饭店却突然易主,而自己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就被稀里糊涂炒了鱿鱼。妻子告诉周平,她多次追讨工资都被拒之门外,如今已拖了一年多,还没有任何结果。 想到妻子在外面辛苦工作,还要被人欺负,周平心里真不是滋味。可自己又帮不上忙,只能在铁窗里干着急。那段时间,他的情绪很差,改造表现也一落千丈。 一次,管教李警官找到周平,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他拿出一张表格让周平填,说这是一张法律援助申请表,他妻子被欠薪的事,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会负责解决。 过了些日子,周平又接到了妻子的信,这次妻子告诉他,被拖欠的工资拿到了。原来,长湖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向长兴法律援助中心反映了此事,并决定为她提供法律援助。援助律师两次赴嘉兴调查取证,几经奔波,终于为她讨回了被拖钱一年多的工钱。 在长湖监狱,法律援助已成为服刑人员保障自身及家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伞。 不仅如此,法律援助还为长湖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创出了新路子。随着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,服刑人员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增强。与此同时,他们也有一些法律问题亟待得到解答。长湖监狱采用各种形式,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。 2002年,监狱在《长湖新生报》上开辟了“刘律师信箱”专栏,由取得律师资格的民警刘根伟定期为涉法问题答疑解惑,深受服刑人员欢迎。监狱还设立了“监狱长信箱”,为服刑人员提供维权帮助。一年多来,“监狱长信箱”共收到信件82封,处理办结率为98%。 在维权过程中,越来越多的服刑人员通过接受法律援助,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认罪悔罪意识,从而遵规守纪、积极改造。服刑人员胡利文(化名),因被判要赔偿受害人巨款,一直不服判决,改造情绪低落,消极怠工。通过向法律工作人员咨询,他懂得了许多法律知识,认识到原判是公正的,之后他积极投身到改造中,年终就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。 据统计,2002年以来,该监狱开展普法知识竞赛31次,邀请律师进监开展法律咨询活动8次。最近三年里,监狱法律服务机构共接待法律咨询2761人次,办理法律援助案104件,受援达235人,受援助对象满意率达到100%,促进了服刑人员“明理、平安”改造。截至目前,监狱已实现连续12年无脱逃纪录。
|